不同等级嫔妃头饰图 唐朝后妃等级头饰
中国封建社会等级划分是很严格的,不说普通大众,就皇帝后宫嫔妃们的地位就可见一斑,不同地位的嫔妃,佩戴的发饰是有严格规定的,不能越级,否则后果很严重哟,。今天小编以唐朝为例,向广大女生介绍唐朝后妃等级头饰。
无论是唐朝还是其他朝代,中宫皇后只有一人,身为皇后可以穿与皇帝一样的黄色,而且发饰多为九翅凤凰发簪,以此来展现皇后独一无二的地位,是皇帝的发妻。
唐朝后妃中除了中宫皇后之外,还有四妃(即三夫人):贵妃、淑妃、德妃、贤妃,正一品,贵妃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,发饰要比其他妃子数目多,也更加大气精致。
虽然淑妃、德妃、贤妃与贵妃仅一字之差,发饰也是有所不同的,因为古代皇宫后妃们所佩戴的发饰是由讲究的,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,万不可逾越,否则就是大不敬。
四妃之下就是九嫔,分别是昭仪、昭容、昭媛、修仪、修容、修媛、充仪、充容、充媛,虽然都是嫔位,地位依旧有所不同,因此所佩戴的发饰也相应的有所不同。
婕妤九人,正三品,位于九嫔之下,婕妤的位份中间偏上,无论发髻还是发饰,都与嫔位有很大的不同,而且不是一宫主位,看这位唐朝婕妤的发型就知道了。
婕妤之下是才人,一共九人,正五品,这在唐朝后宫已经是很末等的妃嫔了,武则天刚进宫的时候封的就是武才人,发髻很简单,发饰也以流苏为主,不能佩戴步摇发簪。